2002年4月,日立、松下、飞利浦、Silicon Image、索尼、汤姆逊、东芝等7家公司共同组建了HDMI高清多媒体接口接口组织HDMI Founders(HDMI论坛),开始着手制定一种符合高清时代标准的全新数字化视频/音频接口技术。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准备工作,HDMI founders在2002年12月9日正式发布了HDMI 1.0版标准,标志着HDMI技术正式进入历史舞台。
HDMI技术的推出,并不是这些厂家一时兴起的冲动行为,相反,在HDMI技术推出的背后,还有这更多的深层次原因。 1999年4月份,为了满足数字化时代高质量图形影像的要求,DDWG(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)数字显示工作组以美国Silicon Image公司的专利技术为蓝本,推出了一种名为DVI(Digital Visual Interface)的接口,旨在统一新时代数字显示接口标准。这一技术并且得到了IT业内以Intel、DELL、HP、IBM、微软等多个大企业的广泛支持。经过3年多的推广,DVI技术在计算机显示输出领域得到了迅速运用,但是伴随着数字高清影音技术的发展,DVI接口也开始逐渐暴露出种种问题,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数字影像技术进步的瓶颈。
DVI接口存在的主要问题有:
* DVI接口考虑的对象是PC,对于平板电视的兼容能力一般。
* DVI接口对影像版权保护缺乏支持。
* DVI接口只支持8bit的RGB信号传输,不能让广色域的显示终端发挥最佳性能。
* DVI接口出于兼容性考虑,预留了不少引脚以支持模拟设备,造成接口体积较大,效率很低。
* DVI接口只能传输图像信号,对于数字音频信号的支持完全没有考虑。
由于以上种种缺陷,DVI接口已经不能更好的满足整个行业的发展需要。因此,无论是IT厂商,平板电视制造商,还是好莱坞的众多出版商,都迫切需要一种更好的能满足未来高清视频行业发展的接口技术,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,才促使了HDMI标准的诞生。
规范标识
HDMI Licensing, LLC于2010年3月4日代表HDMI原始开发成员发布HDMI规格版本1.4a,其中特色包括3D应用的关键增强功能,加入了用于广播内容的强制3D格式,以及称为Top-and-Bottom的3D格式。
由于“HDMI 1.4”的说法过于宽泛,无法显示该设备的具体支持技术,因此在此次的规范中完全禁止使用“HDMI 1.4版”这样的版本号标识方法。根据发布的新版“商标和Logo使用规范”,HDMI线缆制造商在销售和宣传HDMI 1.4版标准线缆时,从即日起禁止使用版本号标识,旧版线缆则应在一年内去除所有用版本号标识的标签、说明、包装等。
除线缆以外的其他HDMI设备,应在2012年1月1日前去除所有版本号标识。在此之前,厂商应在明确显示所使用技术的前提下应用版本号标识,如“"HDMI v.1.4 with Audio Return Channel and HDMI Ethernet Channel”(HDMI 1.4版支持ARC音频回授通道和HEC以太网通道),但严禁使用笼统的“HDMI v.1.4 compliant”(兼容HDMI 1.4)。
中文规范名称
HDMI 1.4版线缆共有5种类型,今后规范的标识方式分别为: Standard HDMI Cable 中文规范名称:标准HDMI线(最高支持1080/60i)
Standard HDMI Cable with Ethernet 标准以太网HDMI线Standard Automotive HDMI Cable 标准车用HDMI线 High Speed HDMI Cable 高速HDMI线 (支持1080p、DeepColor、3D)
High Speed HDMI Cable with Ethernet 高速以太网HDMI线
固定电话
固定电话
手机站